自那日起,被我们敬若神明的诗坛予以佳名,办公一隅的“才子”声名鹊起,其原本得意洋洋的实名渐渐隐于尘嚣,诗人之号却成了他的标签,令他心生愠怒。在他看来,他的名字历经风霜雨雪,承载了厚重的人生,岂能轻易被世人遗忘?"我性喜低调,往后将与诗人之名决裂。"此言出自“才子”之口,带着一脸真挚,众人对他的真诚毋庸置疑,而我等却不曾想改变唤他诗人的习惯。一日,“才子”正潜心键盘,挥汗如雨,一旁的同事感慨道:"诗人啊,又在挥毫诗篇。"“诗人已逝!”“才子”正色回应。同事惊愕,而我等却忍俊不禁。
事实上,“才子”是一位笔耕不辍、才情横溢的诗人。他将大学视作浪漫的摇篮,对此深信不疑。于是,每个晨曦初露的清晨,每个细雨蒙蒙的黄昏,他的灵感如泉涌,作品如泥土芬芳,蜿蜒流淌。相传,有邻班女生读他的诗,情感泛滥,沉醉于那如梦似幻的意境,学业因此受损。这轶事来自昔日同窗在追忆青春时泄露的“机密”,虽无从考证,却可见“才子”诗名之盛,诗意之魅。
“才子”勤勉非常,办公室成了他的“堡垒”,总在忙于师者未竟之业。他将一颗心系于学生,其衣着打扮便是明证。他鲜少修须,认为这是男性的标志,更显豪迈;他从不擦鞋,因为那片刻时光,或许能开启一个学生的心扉。
某次,“才子”满怀感慨对我说,他最大的期望是学生勤学有成,健康成长,愿望是成为一名让学生满意的好师。平素少言寡语的“才子”,诗中情感丰富,这番话令我印象深刻。我欲告诉他,他已如愿以偿,但见他眼中迷茫,我明白,新的诗意或许已在心田萌芽。
后来,“才子”的才华似江河泛滥,奔腾不息,穿越湘江,流入大师之心。知情者透露,大师叹其作初观似顾城的“童心”,回味中又有北岛的“朦胧”,深感相见恨晚。
如今,“才子”已去,与大师共鸣共赏。临别,我送他,求教写诗之经验,眼中充满崇敬。他却笑言,将每位美丽女同事视作情人即可。